近代中国的不幸在于:每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,就会发生突发事件
近代中国的不幸在于:每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,就会发生突发事件
1906年预备立宪诏书正式发布之后,中国整个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完全改变了,走向新生的中国洋溢着勃勃生机。
新气象标志着中国开始向近代国家转型,构建一个新的政治架构的倾向越来越明显。
特别是1908年《钦定宪法大纲》的发布,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,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距离真正的现代国家只有一步之遥。
如果能坚持到《钦定宪法大纲》的落实,中国就真正步入立宪时代了。但是中国的不幸就在于:每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,就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。
1908年8月27日,光绪在颁布了《钦定宪法大纲》后对大臣们说:“这是我做的一件很重大的贡献,中华帝国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成文宪法,朕为此而死,也心甘情愿”。
谁知这句话却一语成谶,两个多月后——11月14鈤,光绪就突然去世,年仅38岁。
更奇怪的是,光绪皇帝去世不到24小时,慈禧太后也相继去世。
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,中华帝国两个最高政治领袖相继死亡,这件事引发了一百多年的猜疑和议论,这里暂且不论。
光绪的遗命诏说:我很不幸,命该如此!朕满腔热情地想让中国强大,想让帝国繁荣,走向一个宪政架构,但天命不可违,我的身体撑不住了。
慈禧的遗命诏说:我伟大、聪明的儿子死了,作为白发人送黑发人,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?我人生全部的希望和理想都破灭了。
中国是一个威权的政治架构,即有威望、有决断力的一个架构。
慈禧时代之后的接班人是摄政王载沣、宣统皇帝溥仪和隆裕太后。虽然载沣和隆裕太后都有丰富的政治经验,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和五十年前的中国已完全不同,终于清帝国在三年后的那个冬天走完了它全部的生命历程。(精致小学教育)
Share your comment :